搜索

博士病倒工作岗位 威高同仁献血救助

登记、征询、体检、填表、采血……在完成一系列手续之后,威高机器人公司生产部班长宋云海坐在献血椅上撸起袖子,看着带有自己体温的血液沿着针管缓缓流向血袋。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流淌在宋云海的内心。虽然这袋血不会直接输给杨英侃,但最终也会用于临床,帮助某个在病床上生命垂危的患者。

无偿献血

救助同仁暖人心

“能献多少就献多少,尽可能的多献一些。”宋云海对医生说。3月13日,得知杨英侃治疗需要大量血浆后,宋云海急急忙忙赶到天津市血液中心献血室,准备为同在威高·天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工作的同事杨英侃献血。

“献400毫升吧!对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不会有影响。”医生对宋云海查体后说,适量献血不仅不会对身体有害,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他值得我为他献血!”宋云海曾听人说过,“博士苦,博士累,再苦再累不放弃。”原本他并不相信这句话,但调到天津和杨英侃这些科研人员工作了几年以后,看到他们每天不辞辛苦,为了研究工作几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却没有一句诉苦时,他相信了。

宋云海回忆第一次见到杨英侃的情景时说,打眼一瞅就知道,他是个很严谨的角色。细长的身体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正装,眼镜的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整个人精神饱满,无比干练。

可不,杨英侃作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2015年,90后的他加入“妙手S”系列微创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与设计项目组,并成为威高·天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的骨干研究人员、专家。

在项目组里,杨英侃主要负责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的研发工作。手术器械是手术机器人的“手”,是实现切除和缝合的末端执行机构,不仅可以调节夹紧、摆动力度,还能实现540度自由旋转的灵巧手腕形工具。他利用多体动力学及有限元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张紧机构,极大提升了末端重复定位精度、减少操作延迟的影响、降低控制系统复杂性,使手术机器人的“手”可以灵活自如地进行手术。

突发疾病

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联合研究中心,最早开门上班的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晚关灯锁门的也是他们。“有时候都分不清楚这些研究人员睡没睡觉!”威高医疗装备产业集团机器人公司副总工程师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

挑灯夜战已成为联合研究中心12名研究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白天进行器械样品的组装、调试和研究,晚上还要查文献、写论文、做设计等科研工作。近5年的时间里,仅杨英侃个人就已研发持针钳、组织夹钳、双极无损伤抓钳、单极电钩等十余种无源和有源手术器械,均已应用于临床试验。

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试验在长沙湘雅三院,为掌握第一手临床试验资料,联合研究中心的教授们带着这些博士后、博士、硕士经常牺牲自己本就少有的睡眠时间,来回在长沙的医院和天津的研究中心之间奔波。

“我晚上要去长沙参加临床手术。”杨英侃和导师说就走出联合研究中心,奔向机场。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路程,他赶到医院继续参加临床手术,有时手术结束后已是第二天凌晨。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会连夜赶回天津,参加第二天的研发工作。经常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手术室跟进临床手术,第二天早晨他又出现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地工作和长年累月地奔波,使本就瘦弱的杨英侃身体更下虚弱。

3月7日,杨英侃在联合研究中心工作时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他的导师发现他身体虚弱的有些摇摇欲坠,询问情况后,组织联合研究中心的师生们将他紧急送到医院。经过医院诊断,最终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希望他的病情能尽快好转起来。”医疗装备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机器人公司总经理王炳强介绍说,公司正在着手为杨英侃老师申请威高爱心基金大病救助。同时,公司也会相应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温暖和关怀真诚地送到他的身边,让他和所有科研人员都能真正体会到威高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作者:鲁石明 王淑林